當向任何人提起愛在南迴的一絲一毫,總是不免要再次說起一切來由,源於我自幼長於單親家庭的背景,以及於成長途中因此而生,對於青春,對於轉變,對於長成的一切困惑與茫然。計畫的初始由陪伴如此孩子成長的心願聚成,並於去到南迴最末的達仁及大武之後合一為產業推廣、孩童教育與長者關懷三方向,在這面海被山之處,青壯年沿著南迴公路出走尋覓發展,而孩童及長者則被遺留。愛在南迴即期望以在地工作機會增加為契機,吸引青壯人口回流,化解孩子和長者留守家鄉的現況。
壹柒年一月是團隊在達仁度過的第一個冬季,我們首次於安朔國小推動英語及自然科學營隊,同時延續與南迴協會長者關懷據點的合作,亦保持與在地居民聯繫點之溝通管道。此外,本期對於安朔校方教學方向、南迴協會其他運作項目以及當地農業與觀光業發展均有進一步之釐清,並從中持續規劃暑期活動之目標及方法。
本期服務項目
一、安朔國小學童營隊

英文教學活動中採行高低年級分組教學方式,運用符合孩子學習水準之相異素材以激發中低年級學童對於英語學習興趣並達成初步認識,同時增進高年級學童於單字拼寫、句構組成等語文應用之理解。學科之外,孩子成長所需更包含其對於未來發展的敢於夢想以及適切引領,以電影為導入場景,運用電影角色執著於逐夢而不畏挫折之橋段引導孩子思考心中所夢,並發想於達成目標過程中所需之付出與努力,同時與高年級孩子進一步分析歸納自身個人特質,從中探討論未來所欲成就之人物輪廓。農耕部分,選擇羅勒以及辣椒二類易於栽培且具高經濟價值之香草植物為培育項目,團隊除先行建設示範農地以為教學展示外,活動中更運用團康遊戲以及自編歌曲帶動唱的方式融入灌溉、日照、鬆土及生長空間等農耕基礎概念,同時帶領孩子共同於農地實際操作鋤草、作畦及播種之環節,結合理論與實務兩方面以期達成學習成效,以利未來於農耕教育的持續推行。
二、南迴協會關懷據點
延續與南迴協會於長輩關懷據點的合作,本期分別於安朔及南興兩部落進行簡易健

參與關懷據點活動的長者均有相對自主之活動能力,於自我意識表達亦十分清楚,而部分長輩患有關節疼痛、糖尿病等長期問題,顯示於此一層面之相關自我照護及衛教的需要;除血糖和血壓測量等簡易檢查,運用原住民歌曲搭配簡易舞蹈動作帶動唱的方式以增加長輩肌肉伸展及活用,並於歌唱過程中更為貼近排灣文化且緊密雙方關係。
三、產業調查
於前期與本期出隊期間,團隊持續與既有當地居民聯繫點保持信息交流以

服務心得
愛在南迴的起始源於一份執著於陪伴孩子成長的心情,而隨著對於當地實景及居民生態的又加了解,方發展為今日以產業推廣為計畫核心,期望達成工作機會增加並吸引青壯人口回流之長遠目標,進而化解孩童與長者留守的當前困境。時光匆匆,我從未想過關於南迴的一切竟能成為今日模樣,從兩年前一個人的發想,到如今十個人的團隊,我們都在學習如何以當地的眼睛,看見地方的需要,而非以遠在城市的失焦目光任意加諸自以為是的做法於當地。南迴的計畫絕非一蹴可幾,但是這個十年的夢使來自各方背景各異的人聚首,而以一種執著與堅持的精神,期望未來的日子裡,部落的人都能順著台九線的海風回到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