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動源起
「緬甸華文教育服務團」成立於2017年,於短短兩年內利用長短假期,帶領大小團隊前往緬甸北部中文學校駐點服務,參與人數突破兩百人,由各地社區據點、校園募集之愛心物資超過三十公噸,透過來自全台青年、教育工作者、社會人士等夥伴整理響應,海運送至緬甸偏鄉多處,更有多所高中職與大專院校簽署合作,預計辦理寒暑假專業營隊,接力且持續拓展服務業務。
2. 活動內容
服務時間為2019年8月5日至2019年8月18日,為期14天。服務內容分為以下五大面向:
(一)教育:在職教師進修培訓課程、華語文主題課程、華語文教材編寫研討
(二)社區:認養兒童家庭訪視、育幼院物資發送、捐助大米、社區營造規劃、文史紀錄
(三)環境:教室油漆粉刷彩繪、照明設備裝設、圖書館整理管理與書架製作
(四)衛生與健康:衛生教育課程、基礎健康檢查、視篩與配鏡服務、醫療義診團接洽合作
(五)科技方便性:數位電腦培訓課程(TTT 方案)、電腦希望班設立、電腦募集與捐贈
服務時間為
2019
年的
1
月
21
日至
2019
年的
2
月
3
日,為期
13
天。服務內容分為:
華語文課程
及測驗
、校舍牆面彩繪、圖書專區建置、
基礎健康檢查、電腦培訓課程和與康軒合作的公益教科書捐贈。
3. 活動成效
本團隊除以上五大面向外,亦有公開對外募集物資與運費贊助,其中包含學習文具用品(鉛筆、橡皮擦、原子筆、美術用品)、中文書籍(以字典、繪本為主)、二手衣物、再生電腦…等。相關物資將會優先提供給本次服務據點,以提升當地教育資源及校舍相關硬體設備,同時將不同種類物資做妥善分配安排,了解周圍地理區學校或收容中心後,進行團隊捐助,連結不同區域的教育單位。
4. 心得反思
一直不知道該用哪些文字記錄在緬甸的那些日子,好像混雜了感動、喜悅、悲傷、不捨,仍舊無法框住腦海中的那片風景。
在這趟旅程出發前遇到了種種困難,經過一天又一夜,經歷了此生難忘的十六小時夜車,終於,我們在一片翠綠玉米田剛發出新芽時,抵達臘戌市象海村「希望之家」。這裡的孩子多半沒有了家人,有些孩子則是因為家鄉正在戰亂,而被父母送到了希望之家。然而這裡的孩子都有一些共同點,他們知足、好學、相親、相愛,儘管他們來自不同的城市、家庭,儘管他們擁有的只有彼此。
每日早晨五點,清脆而響亮的敲鐘聲提醒我們該從被窩爬起,接著便是三百多位孩子用他們稚嫩單純的嗓音唱著一首又一首的聖歌,迎接全新的一天。結束禮拜後,孩子們會蹦蹦跳跳地踏過因前日大雨又黏又滑的泥巴路、穿越比他們高一尺的玉米田,到兩百公尺外的海光學校上華文課,而我們,就是他們的授課老師。有些孩子或許程度跟不上,沒聽懂我們在台上滔滔不絕地講些什麼,但他們依然睜大他們的雙眼閃閃發亮,彷彿所有在白板上的文字都是珍貴的寶藏,並且不需要任何提醒,他們積極地想要趕快將板上不懂的知識寫下來,即使他們不完全了解其中的涵義。記得在一堂看圖說故事的課堂中,引導他們觀察圖中的細節後,我請他們分成小組寫出完整的故事。講完指令,我已經做好了沒有孩子會理我,甚至可能完全寫不出來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孩子開始聚在一起踴躍地討論情節,當我湊近一看,他們正在白紙上奮力寫上一行又一行的故事,不僅如此,當我邀請孩子上台與全班分享完成的故事,他們竟主動舉手站到台前大聲地朗誦他們的心血結晶,他們的認真好學,已成為我們心中的一股暖流。
在臘戌的前幾天,不知是水土不服,或是飲食衛生,團員中出現上吐下瀉、發燒的症狀,那時對一切事物都很陌生,身邊團員開始一個接一個病倒了,心中的懼怕與不安油然而生。但過了兩三天,經過正副團長、其他團員與希望之家師長的悉心照料,團員慢慢康復歸隊,每天一起踩著泥濘去教課,一起坐在後車後座出去玩,一起在豔陽下刷油漆,一起圍在水盆邊洗衣服,好像所有的恐懼與擔憂都消失了,我們漸漸愛上這片土地,愛上每天吃的早午晚餐,愛上清晨傍晚的美妙聖歌,愛上這群孩子們真誠、無畏的笑容。
搖晃著坐在貨車後座,翠綠的玉米田早已抽出嫩黃的花絲,我們眼前逐漸模糊,斷斷續續唱著這兩星期教他們唱的知足。我們無法保證老師會不會回來,但我知道,我們心中的那份溫柔。
出發前機場合照 在艷陽下與夥伴刷油漆 孩子們穿越玉米田到學校上課
到難苗村與村民一同撿垃圾,並分送全新衣物給村民 與授課班級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