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力助转型!信义书院企业永续论坛连结产学深度对谈

永续议题成为企业必修课,但却常面临「成效不明、方向模糊」的挑战。为促进产官学对话,政大商学院信义书院与企业永续管理研究中心于31日在政大公企中心举办「2025企业永续论坛」,邀请产业领袖与学界专家,结合理论与实务,共探永续转型之道。

开场由商学院院长黄家齐致词,他表示,政大商学院希望成为连结产官学的桥樑,在正确价值观下树立永续典范。「很高兴看到企业永续从乏人问津,到如今成为显学。」他也强调,转型需学理支撑与实务并进,论坛正是两者结合的实践。

信义书院执行长、企管系教授别莲蒂回顾13年来的发展,指出信义书院以「企业伦理」为核心,期盼从教育扎根。他提到,早期因教材不足,亲赴海外取经并撰写本土教材。她也分享这次论坛的规划理念,邀请处于不同转型阶段的企业,透过访谈与理论对照,归纳成功关键。

信义书院副执行长、国贸系教授苏威杰以〈动态能力赋能〉为题发表专题演讲。他指出,企业可透过「感知」(Sensing)、「掌握」(Seizing)与「重构」(Reconfiguring)三阶段提升竞争力与永续性:先辨识与企业营运攸关的永续议题,然后透过实验性专案导入适当的部门或产品,最后重塑组织目标与资源,将成果内化成一般营运。

「看我现在都不太需要穿外套了,这也算一种对永续转型的因应。」树冠影响力投资创办人杨家彦以幽默开场,从医院缺工议题带领大家省思,点出再有前景的企业,若缺乏永续经营与风险管理,都会使人才却步。他也不藏私分享企业有效管理的关键:量化,「没有量化如同摸黑开车,不知身在何处」,应先定性再量化,才能有效评估企业,精准决策。

下半场论坛形式更多元,由信义书院研究总监李竺姮主持,邀请产业领袖分享。李竺姮说,与谈者年龄多落在30到40岁,借此让大家知道,企业永续转型虽然概念庞大,但推手可能来自中生代与年轻世代。花王(台湾)消费品事业部门资深经理刘义峋分享经验,公司设立ESG委员会,设立目标并执行,在产业链上成功减塑。李竺姮也讚叹,他们是集团先行者,由下而上影响国际母公司。

桂冠营销副总经理王振宇提到,品牌关注台湾多元的家庭结构,根据社会变迁调整企业走向。近年他们带入健康生活的观念,也成功在2025年品牌关键字中,看到「创新」、「健康」与「营养」。嘉澎塑胶执行副总经理王政彦透过创意引人入胜,将企业永续转型经历改写童话故事「负债骑士与魔法水管」。从单打独斗到团队成形,甚至带动公司营收翻倍,他感叹:「奇蹟发生了!」
 

三位企业领袖道出一路以来坚持永续发展的阵痛与突破,以实例让与会者省思。最后,李竺姮也把这份企业永续的理念扣回学校角色,「政大以研究为桥梁,结合学理与实务,落实大学社会责任(USR)。」

文/吴冠纬 图/邱承志

mczh-tw300x700_large29869_877688751719mczh-tw300x700_large29868_939612151719
mczh-tw300x700_large29867_841865951719mczh-tw300x700_large29866_949036751719
mczh-tw300x700_large29865_450699851718mczh-tw300x700_large29864_9705419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