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社」创立于民国93年,源自于政大教育系学生于民国 70 年创立之营队「教育营」。当时由现任政治大学教育系教授们所领导,秉持着教育系学生应当运用自身专业来回馈社会的精神,前往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以活泼生动、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中鼓励合作学习以及进行实作体验,给予学生一段愉快的寒假学习经验,并期待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忱。教育研究社社课内容主要以课程设计、教学技巧、议题探讨、创造力教学为主,不仅能陪伴营队服务学校之学生,亦有助于修习教育学程与未来有志从事教育相关行业之学生累积经验、吸收新知。
教育研究社积极学习社团经营方式、了解其他服务团队的型态,每年进行组织交接时与学长姐及师长们会谈,吸收宝贵经验及见解,并重新检视社团运作状况,改善不足之处。社团服务地区遍布台湾北中南东各地,至今已迈入第 45 届,今年我们透过与心理系的合作,最终选择与新北市立双溪高级中学合作。营队教学主题为「探索」,结合生涯探索与压力调试课程让学生能够透过营队探索自我、对未来有所期待。今年也特别招募各个科系的同学加入团队,希望打破各领域、各科系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跨领域学习、吸收更多元的内容。
在营队开始前,我们与荳点心理合作设计了一场心理健康概念展之找回你的心期日。让本校学生与受邀的高中生认识心理健康的议题,并提供相关的生涯与关系谘询。
二、活动内容
本次营队以高中生可能面对的议题为核心,包含:生涯探索、压力调适,并透过学习策略分享,将经验传承给高中学生。生涯探索部分,讲师精心设计从了解自我到认识学系,一步一步带领学生寻找心之所向;压力调适课程则融入活动与游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受更深刻。
1.目标
本企划案之目的为利用3日营队,以促进教育优先区学生自我探索。
目标客群:高中一至三年级学生
主要目的:透过生涯探索、学习策略与压力调适课程增进自我成长。
2.内容要点
(1)借由讲师经验分享与资源介绍带领学生了解压力调适、掌握学习策略
(2)从团体活动中带入生涯探索议题
3.对象范围
教育优先区高中学生,可能面临以下问题:
(1)生涯选择困难,对于未来感到迷茫
(2)面对学习、人际等议题,有压力但不确定如何因应
4.实施期间
预计于2/5到2/7举行营队,课表流程如下:
2/5(三) | 2/6(四) | 2/7(五) | |
8-10 | 相见欢与流程介绍 | 学习策略 | 前往政大 |
10-12 | 大地游戏 | 真人图书馆 | 英文系课程 心理讲座 |
12-13 | 午餐 | ||
13-15 | 生涯探索 | 生涯探索 | 13-14 达贤 |
15-17 | 生涯探索 | 生涯探索 | 15 自由活动 16 发车 |
17-18 | 晚餐 | ||
18-20 | 压力调适 | 压力调适 |
三、活动目标与影响力:绩效评估与量化分析
学生在营期前后不论是压力调适或是生涯规划都有所进步,特别是生涯的确定度差异达显着,学生也回馈营期提供良好的生涯探索机会。
四、心得省思:成员反思(节录)
1.心理一 陈映慈
我很喜欢这一次的营队!首先是工人间的氛围,很轻松,没有其他营队会有的学长学姊制,也没有晚上开检讨会开到半夜被砲轰的环节。大家不分年纪像朋友一样相处四天,很舒适的气氛让我印象深刻!
再来是备课期间,学长姐会体谅我们可能压力会太大,因此社课都排的很松,同时给我们很多建议及资源。没有所谓的遵循传统教课,反而给我们很多空间自由安排创意。虽然社课时间少,但「值」我可以说是超过其他营队的!
第三是吃住用很好,没有想过能待在如此舒适的环境带营队,天冷还有满满食物、汤品、暖暖包可以使用,简直是老人出游行程(?
其实一直以来没有对教学特别感兴趣,但透过这个营队让我体验到与一群人一起出队的宝贵经验,认识了一群温暖的人,也从各个讲师队辅,甚至学生身上学到很多很多。如果下次还举办教心营,我会去的!
2.心理一 林佳颐
超级庆幸有参与这次营队,认识许多厉害的人,也在陪学员上课过程中,学到并吸收不同讲师身上的优点。
不过这次营队我最有感触的,是有些我一直纠结的事好像有了答案。
上学期我有去基金会当陪读志工,我那时候常常质疑,如果没办法改变学生,那我的出现是不是就没有意义。其实这次营队也有这种感觉,然后我在营本偷吃饼干时听到学姐们的谈话,还有双溪辅导老师开幕式的致词,得到不同角度的想法,然后就觉得那个纠结被解开了哈哈。
3.教育一 张芸瑄
其实营队前我还很担心会不会因为和大家不太熟所以没参与感,但后来发现整个营队的向心力让我很投入其中,也过得很开心!虽然高中生们在上课的时候很多都在趴着,不过看到他们的回馈才发现原来学生们都有收到我们想给的东西,只是不喜欢坐着哈哈哈,这也是我明年很想再来的一个原因!希望可以把这个营队理念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