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緣起
頂洲隊自創立以來,已多次前往頂洲國小進行服務。該校位處台南偏鄉,周邊僅有派出所與雜貨店,缺乏其他公共設施與商業資源,承載著整個社區的文化、教育與生活重心。正因如此,我們期望透過暑期營隊設計,讓頂洲的孩子在假期中也能有充實且快樂的學習機會,不僅填補資源上的差距,也讓他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觀點與世界。此次活動的出發點不只是傳遞知識,更是希望透過主題式教學與多元互動,引導孩子認識自己、關心社會,並激發他們的潛力。我們也希望營隊不只是短暫的活動,而能成為孩子記憶中一段有溫度、啟發的成長經驗,為他們往後的學習歷程種下信心與期待的種子。
二、活動內容
本次營隊設計多元、豐富的課程內容,從生活議題到文化探索,期望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引導學童開拓視野、培養思考與實踐力。性別認識課程以尊重與包容為核心,幫助孩子理解性別多元性及刻板印象的影響,建立公平與友善的價值觀。台灣文化與台灣之光課程則帶領學童認識在地文化特色、各領域傑出人、事、物的奮鬥故事,激發對生活的觀察力與學習動機;海洋文化課程則讓孩子探索台灣四面環海的自然優勢,了解更多海洋議題,提升環境意識。小教案如「地方創生」結合頂洲在地特色與社區觀察,引導孩子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場域,並思考社區發展的可能性;「自然實驗」則透過視覺與動手操作並重的科學實作,激發對自然現象與學科知識的興趣與想像力。
此外,團隊也設計兩項大型互動教案:「投資理財」以大富翁遊戲為架構,讓孩子在模擬社會中思考存錢、花費與投資的抉擇;「策略解謎」則結合團隊合作與任務挑戰,訓練孩子在有限時間內協調合作、冷靜應對突發情境。這些課程不僅提升參與感,也讓知識的學習更貼近生活、充滿趣味。
三、活動目標與影響力
此次營隊的核心目標是:「啟發孩子的思考,陪伴他們成長,並在實作中落實學習」。我們希望營隊不僅是短暫的活動安排,更是一段有溫度的教育過程。透過設計多元課程,引導孩子從生活中學習,並勇於發問、敢於嘗試。透過性別認識、海洋文化與策略解謎等課程內容,孩子們能學會尊重、包容、溝通與合作,進而培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思辨力與行動力。除了對孩子的影響,我們也重視這段陪伴對志工本身的成長意義。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實踐「教學相長」的精神,每一次回答問題、處理突發狀況、觀察孩子的轉變,都是反思自身與重新理解教育價值的過程。
我們深信,教育的本質來自真誠與陪伴。本次營隊希望帶給學童的不只是知識,而是一段能被記住的溫暖體驗;不只是學習內容,而是一份來自外界的關心與信任。我們相信,這樣的影響力雖不立即顯現,但會在未來某個時刻,成為孩子們成長旅程中重要的力量。
四、心得反思
此次活動中,孩子們自然流露出的投入與積極,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課程準備的多元與扎實已產生實質影響。營期中,我們多次觀察到學童不僅參與其中,更主動提問、積極釐清疑問,那一雙雙專注的眼神讓團隊深受感動。我們相信,那些歷經整個學期不斷發想、討論與調整後完成的教案,早已超越知識本身的價值,也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感動與反思。原訂營期為七月七日至十一日,但因丹娜絲颱風侵襲,學甲區受災嚴重,頂洲國小周邊道路出現電線桿與樹木倒塌,校內水電設備亦受損。我們最終決定將營期延後至七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並縮減為三日活動。調整過程中,團隊因成員行程衝突,出隊人數從原訂十四人縮減至九人;營期第二天又因台南市發布豪雨停班停課,只剩兩日得以順利陪伴孩子。面對成員變動與課程刪減,我們雖承受不小壓力,卻也在等待與協調中建立了更多共患難的回憶。
這段顛簸的旅程讓我們體會到,成為志工除了熱情之外,更需要機會與緣分來實現理想的服務。雖然成果未必如期盼般完整,但我們在過程中真切體會到教育與服務的本質,也深刻理解了現實的限制與挑戰——這份經驗,正是我們此行最珍貴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