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缅甸,希望无限
教育二105102009张玮芯
1.活动源起
缅甸,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矿产资源丰富的一个国家,因为过去政治封闭,对许多台湾人而言,仍像是披着一层神秘面纱。然而,国共内战后,国民党军人藏匿于此地的政治事实,却也让这个神祕的国家与台湾有着难以言喻的关系。当地居民早期以传承中华文化作为发展华文教育的缘由,而后,学习中文之目的随着认同问题, 因缘际会下,看见当地传承华文教育的精神坚毅动人,是萌生本次服务的主因。
科峎是一座位于缅甸东北部的小村落,山清水秀、纯朴自然。当地华文学校无外来资源与政经力量介入,除硬件设施简陋外,亦缺乏华语文教育专业师资和教学媒材,更从无国际服务团队或组织驻点服务。本团队认为此地的华文学校十分值得多元型态服务团队驻点深耕,期望搭起台、缅双方迈向国际接轨的桥樑,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的良机。
2.活动内容
当地行程时长为两星期,地点分别有四所学校,博爱中小学、荣光小学、侨光中小学以及建华中小学。全部工作共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为课程教学、二为分组工作、三为物资整理与发送。
(1) 课程教学
本团队在博爱中小学、荣光小学、侨光中小学进行为期两周,每天早上六点半至八点。下午四点半至六点的多元教学。课程内容包含华文教育、数理逻辑、音乐美术、自然实验、早餐动唱、刷牙卫教等等。第一周星期六为特别活动时间,设计了台湾大富翁、篮球比赛等寓教育乐的课程供全体师生共襄盛举。另选第一周的星期五、六两天在建华中小学进行台湾大富翁、早操动唱、美劳创作等活动。
(2) 分组工作
本团队于教学时间后,每日早上八点至下午四点为各组工作之进行时间。下为各组工作内容之简介。
a. 师培组:
在科崀这个地方,村民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老师们大部分的程度仅有初中毕业,少数具有高中的学历。因此,师培组,希望透过分享知识,提升老师们的教学品质与水准。在行前,我们有整理了一些与教育相关的知识,编写成册。
在科崀这个地方,村民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老师们大部分的程度仅有初中毕业,少数具有高中的学历。因此,师培组,希望透过分享知识,提升老师们的教学品质与水准。在行前,我们有整理了一些与教育相关的知识,编写成册。
b. 文史组:
第一届缅甸华文服务团部分工作是把资源带进科崀,而文史组所做的,则是带着科崀出来让更多人看见,走进当地人的生命、纪录下属于科崀故事这样的存在。
透过采访当地的老师,包含了解学校制度、细项,至聊起老师个人生涯、理念。我们了解这块土地在华文教育上的资源是多么缺乏、处境是无比艰难。科崀的老师或许没有卓越的学历、教学技巧,然而,每个人都凭着一份「爱」坚持到了现在。说不辛苦是骗人的,可是他们坚信「唯有教育,才能真正的给孩子改变的机会。」
除了做当地的文史纪录,文史组也负责纪录下团队在科崀的生活,这16天的每个瞬间,希望都能与大家分享,让所有人看见有一群人用这样的方式付出心力。文史组,最大的希望是让大家都看见科崀的需要。然后,跟着我们一起,爱这块土地。
c. 美化组:
缅甸华文学校多为自立办学,校址偏远且佔地面积狭隘,硬件设备有许多不足及缺陷,例如:教室数量不足、墙面结构不稳固。因此,萌生美化工程想法,希望利用授课其馀时间投入校园美化工程,让当地学生一同参与设计与彩绘。
我们总共粉刷了四面墙,整面墙的彩绘从零到有,全都是由团员们一手包办,当然,这过程中,少不了学生的帮忙。工作内容包含了涂油漆、设计草稿、上色。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透过美化环境,对自己的学校产生认同,并爱惜环境。此外,我们还制作了可移动式的班级牌(当地由于教室及师资不足的问题,采取混龄上课的方式),希望能让学校带入班级的概念。
透过采访当地的老师,包含了解学校制度、细项,至聊起老师个人生涯、理念。我们了解这块土地在华文教育上的资源是多么缺乏、处境是无比艰难。科崀的老师或许没有卓越的学历、教学技巧,然而,每个人都凭着一份「爱」坚持到了现在。说不辛苦是骗人的,可是他们坚信「唯有教育,才能真正的给孩子改变的机会。」
除了做当地的文史纪录,文史组也负责纪录下团队在科崀的生活,这16天的每个瞬间,希望都能与大家分享,让所有人看见有一群人用这样的方式付出心力。文史组,最大的希望是让大家都看见科崀的需要。然后,跟着我们一起,爱这块土地。
c. 美化组:
缅甸华文学校多为自立办学,校址偏远且佔地面积狭隘,硬件设备有许多不足及缺陷,例如:教室数量不足、墙面结构不稳固。因此,萌生美化工程想法,希望利用授课其馀时间投入校园美化工程,让当地学生一同参与设计与彩绘。
我们总共粉刷了四面墙,整面墙的彩绘从零到有,全都是由团员们一手包办,当然,这过程中,少不了学生的帮忙。工作内容包含了涂油漆、设计草稿、上色。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透过美化环境,对自己的学校产生认同,并爱惜环境。此外,我们还制作了可移动式的班级牌(当地由于教室及师资不足的问题,采取混龄上课的方式),希望能让学校带入班级的概念。
(3) 物资募集、整理及发送
在营期前,本团队总共募了13吨来自台湾各地的物资,包含衣物、文具用品、书籍,希望这些各地的爱心,能在当地发挥最大的效用。物资早在团队过去之前,就已经到了学校。
到了当地,我们利用閒暇时间整理这些物资,将东西分类、装箱。发放物资的对象主要为建华中小学(一所更北边的学校,那里的状况更不好)。看见居民们收到物资时,脸上所展现的幸福笑容,让这些准备前的辛苦都值得了。
3.心得反思
我是一个喜欢旅行、酷爱历史、乐于体验异国文化的人。为了踏出舒适圈,国三那年我去了泰北满星叠当教育志工。为了体验多元文化,高一那年我去新加坡home stay,融入新加坡的家庭、学校,甚至走入他们的社福机构,与当地人共同生活了半个月。高三时,我选择去菲律宾一个月,除了学习语言外,每天都在马尼拉的大街小巷穿梭,假日时也会到处旅游冒险。自诩去过诸多东南亚国家的我,却没想过这次「缅甸科崀」的服务经验会对我现有的价值观造成如此巨大的冲击。在这次的团队中,我的工作除了担任荣光国小中年级的导师,同时也是文史组的组长。通过这两个角色,给了我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地方的机会。
我对教书没有特别强烈的热情,却在意外的情况下接下了导师的工作。在准备期间,偶而感到意兴阑珊、紧张担心自己做不好。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旅程中,让我学到最多的竟然是这群孩子。从他们身上,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份「珍惜」的态度。早上六点两个小时不间断的课程以及上完整天缅文学校后四点到六点的时段,照理来说应该是学生最疲惫的时间。可是当我每每在课中问大家是否需要休息时间,去外头跑跑步吹吹风时,他们总回答「不用了,谢谢老师」。于是有次我实在按耐不住好心,便问了学生们理由。得到的答案竟是「老师们久久才来教我们一次,而且我们不知道有没有下一次,所以想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他们的这句话在我心中回荡好久…好久…。在台湾的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把每次都学习机会都视为理所当然呢?明明教学资源比缅甸的小孩好上千百倍,但不懂珍惜的我们却经常因为小事翘课、上课滑手机。当地的教育模式较偏向填鸭式,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较高的专注力,但却也同时造成他们的思考较为单向,无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过这个问题却也源于政策上华文授课时数极少而产生的。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许多我们看得见的问题,背后往往牵涉到整个大结构的状况。仅凭我们的付出或许很难改变,但不付出永远不会有改善。我们能做的仅是在最大范围内尽可能的补救。
我的另一个身份是文史组的组长,这个位子让我能从不同视野去接印这块土地,却也带给我无限的忧愁与感叹。由于交通地利之考量,军政府失去政权前极力深根科崀这块土地,造成科崀成为军政府与地方山帮的势力拉扯中的牺牲者。直至前两三年仍在内战,民众人心惶惶,唯恐回到那段血腥屠杀的日子。其实科崀属于缅甸的管制区,一般外国人是不得进入的。也由于我们不合法的身份,因此大部分团员必须寸步不离开校园,但因着文史组组长的身份,我幸运的能够走入当地,四处参访庙宇、医院,走进市场与人民交易,甚至与当地耆老进行对话。走进当地的感觉固然美妙、体验文化的美妙使人兴奋,不过科崀是个让人越了解就越心痛的地域。走访农家,了解到了农产被大国剥削的惨况、走入学生家,得知了因内乱而家破人亡的故事 。一瞬间,那些我以为远在天边的人间炼狱就在我眼前上演。而正过着如此艰辛生活的人们都是我们学生、我的朋友。有时候我看着孩子们认真上课的样子,眼泪就会不知不觉掉下来,他们的梦想很远大、美好。但当地人读完初中三年后,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从事边境劳动等辛苦的工作。在整个大社会氛围下,很多努力最后终会化成一段回忆,实现梦想的一天,随着年龄的增长,看起来就越来越远。我知道自己老师的身份应该保持正能量,给孩子们无限希望,但站在文史组组长的视野去看,又会产生浓厚的绝望与无力。或许我能做的就是纪录,让这些故事被更多人看见。进而有更多机会、资源,给这个地方机会选择自己的路。
回到台湾之后,想起缅甸我还是会又哭又笑,美好的回忆很多但沈重的情绪也存在。我常问自己「当在吃不饱的情况下,教育重要吗?」说实话,我到现在还不知道答案。教育能带来改变,但改变真的必须吗?或许在这次出团后,我学到的不是思考问题的答案,而是发现更多问题让大家共同反思,也让自己学着不去定义,而是选择。
我选择到了缅甸,选择这套思考模式我选择继续在科崀投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