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学年度国内暑假志工补助成果报告书 ——蹲点·台湾 屏东善导书院

  • 2024-11-21
  • 陈品攸
壹、活动缘起
        我们团队都是来台就学的外籍人士,居留了不短的时间,并不是以「观光客」的角色与台湾互动,并且也能够和台湾人享有差不多的生活品质和体验,但我们在这里的每一天还是会带着「不想错过」的警惕性感觉,因为我们清楚自己终有一天会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乡,但台湾已成为我们第二个故乡,我们会不断地重新评估自己如果即刻回国,会不会留有什么遗憾。因此,我们团队用心准备服务计画,最终有幸被中华电信选入22组服务团队的其中一组,并被基金会分发到「屏东善导书院」服务。
        我们这次的活动在「屏东善导书院」蹲点15天,进行「一手服务,一手记录」,实际踩踏当地,蹲下来倾听在地声音,从中发掘社区需求,并发挥专长提供社区服务,成为社区向上提升的媒介与动力;同时利用擅长的文字与影像纪录能力,透过熟悉的数码媒体,保留与传承珍贵的台湾在地文化,也让社会大众借由他们的文字与镜头,看见正在各个角落为这片土地努力的人事物,期待这些默默发光的亮点,能带给这个社会更多正面力量,启动善的循环。

贰、服务内容
        在15天的实际社区事件中,我们在书院履行在前期已经规划好的课程:数感课程(STEAM 机械手臂、AI程式课)、社区故事绘画、中马文化手作体验(水染书签、大马糕点、五粒子制作)、户外活动(泡泡课、飞盘争夺赛)、结业式等。另外,恰逢凯米台风导致机构受灾,我们也重建书院的阅读环境、礼盒包装以及孩子们的日常陪伴等,甚至在探索社区之时收获到了原本预料不到的经验——探查预防台风的河流改道、偶遇屏东县长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当地的长辈关怀据点进行服务计画,包含蛋盒冲格、健康访视等。

参、活动成果
        在数感课程中,我们前半段让小朋友们利用绘画去表现各自对于机械手臂、AI等科技可以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想象;有的是做凤梨酥,有的是在凤梨田抓害虫,有的是摘凤梨,足以看见大家对于科技应用的期待。后半段的课程,则是让小朋友们合力进行拼装和操控教材完成一些小任务。在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大家齐心协力,有的动手拼装,有的在一旁检查和指挥是否拼正确,大家的向心力都很好。
        在社区故事绘画时间,我们充当了优秀的聆听者,引导小朋友分享他们在当地听到的故事,譬如哪家的阿嬷其实身体很不好,哪家的阿公自己一个人住等等。平日里站在前面就会害羞说不出话的孩子们都在这个时候,滔滔不绝地说了好多好多我们没探索到的社区角落。而手作体验环节,让小朋友都保持了一定的专注力,他们都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都非常期待成品的样子;户外活动就不提了,孩子们都玩得不亦乐乎的。最后的结业式,则是作为我们此次活动的小结。详细的活动图文纪录可以到中华电信基金会「蹲点台湾」的蹲点成果页面搜寻2024年度的「屏东善导书院」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肆、心得反思
        与善导书院相遇到相处不止15天,从基金会主办的另一个活动——「好厝边小导演」就开始了。每每回顾这期间纪录过的影音和照片,不论内容我的嘴角都会不自觉微微上扬,心底有一丝丝温暖柔和的感觉,它是所谓的眷念吧!我们、院长、书院老师、小孩、小孩家长、哥哥姐姐、据点长辈、独居老人、社区居民......每个人原本都在自己的节奏中前行,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和经历。我们分享彼此的故事、感受和智慧,亦或是一起面对挑战与成长。感谢所有的相遇,每一段大大小小的相处,都刷新了我的认知,扩充自己对于未来的想象,反思自己的改进之处,以及在台湾留学最美好的回忆。
        从好厝边小导演到蹲点期间,我们与小朋友们将近相处了23天。在离开社区后的生活几乎处处充满了书院的剪影,譬如在全联看到价格昂贵的火龙果心里会想「书院的小朋友应该会把它分到格外级」,在政大突然来的大暴雨也会想到8月南部几乎每天的午后雷阵雨。还记得离开的那天早上,我骑着书院的送餐车把熬夜写好的明信片送给龙助爷爷还有好多人,挥手告别的时候莫名的鼻子酸,真的很奇怪。我想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戒断期」,我需要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把在书院的一切变成珍藏在心底一辈子的回忆。


满版